山东汽车工程学会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学会动态 >

2022年泰山科技论坛——智能交通高峰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11-1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11月12日,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山东汽车工程学会、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市科学技术协会具体承办,智能网联汽车(山东)协同创新研究院协办的第390期“2022年泰山科技论坛——智能交通高峰论坛”在线上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院士;东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刘攀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吴超仲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葛玉芝部长;山东汽车工程学会史乃生秘书长;淄博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张道峰;智能网联汽车(山东)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田端祥出席会议。来自全省的智能交通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高等院校的教师、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科研开发工作者及部分科技爱好者等30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活动。

高松理事长主持论坛

葛玉芝部长在论坛上致辞

  论坛由山东汽车工程学会高松理事长主持。省科协学会部葛玉芝部长在论坛上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以“智能交通·聚势向未来”为主题,本次论坛活动,为智能交通发展出谋划策,通过这个平台促进后续各个方面的务实合作,在企业、高校和政府间搭建起智能交通领域探讨和交流平台动,专门邀请了中国工程院李克强院士等一批高层次专家,既是我们通过高端学术引领,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具体举措,也是汇集高端智力,服务我省智能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

 

李克强院士作学术报告

  李克强院士作了题为《下一代AI驱动的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主题报告,重点探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及面临的系列挑战。李克强院士说,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自动驾驶发展的新阶段,下一代AI驱动的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在复杂环境感知、类脑智能决策、智能网联车脑/云脑一体化系统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依托多源多态传感器、互联互通控制器、云端大数据平台等装置,融合大数据驱动学习、人机协同增强智能和自组织群体智能等下一代AI技术,使汽车实现交通环境深度感知、交通态势准确认知、人车路一体化决策和控制等能力,加速推动部分或全部无人驾驶的下一代智能系统的迭代发展。

李克强院士指出,车路云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是突破国外单车智能瓶颈的全新发展路径,我国需要根据自身国情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方案——“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其具有一个技术特征(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特征)、三大条件定义:符合中国基础设施标准,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符合中国联网运营标准;符合中国新体系架构汽车产品标准。

刘攀教授作学术报告

  刘攀教授作了题为《高速公路交通流主动控制:问题、关键技术与实践》主题报告;刘攀教授在演讲中指出,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不但要在交通事故风险中主动预警,还要对交通流主动控制,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为此,在调研总结不同交通控制因素对通行安全的影响程度,针对不同的场景,采用了交通流主动控制策略,应用了如可变限速、匝道控制、车道控制等技术手段;应用微波检测器和气象站监测技术可实时动态检测交通流和天气数据,系统会据此计算交通事故风险值,一旦风险值超过阈值,会立即启动可变限速控制,上下游的可变限速标志会自动调整限速值,以调节路段交通量和交通流,从而主动干预交通行为,进一步消除交通事故风险,保障道路的通行效率。目前,高速公路的交通特点,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数据,已经研发出追尾事故预防、分车道动态限速、货车专用车道动态控制、应急车道开闭动态控制、不利天气下准全天候通行等十大类、二十余种交通流主动控制策略,形成了高速公路交通流主动控制策略库,基本涵盖了我国高速公路环境下所有重要的控制场景。

吴超仲教授作学术报告

  吴超仲教授作了题为《智能车辆人机共驾研究》主题报告。主要介绍人工共驾产生的背景、内涵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在人机共驾切换中的驾驶负荷及接管能力评价、人机共驾切换中的人机交互优化与测试、人机共驾协同切换机制与协同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实践。最后对人机共驾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三位行业顶级专家学者所作的精彩报告,既有战略层面上的探讨,又有技术应用层面上的研究,既扎根于现在,也预测了未来,同时还有具体成果的呈现。精彩纷呈,相得益彰,给我们提供了一堂生动的学术盛宴,在与会人员中产生共鸣,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称赞。


0